想知道英国历史和其文化的精髓,那就去这三个地方

时间:2017-04-19 16:10 来源:未知 主页 > 新闻 > 国外 > 欧洲 >

  英国有辉煌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留下许多珍贵的古蹟。初夏之际,我与老妻前往英伦三岛旅游。专访了牛津大学、莎士比亚故居以及邱吉尔出生、安眠之处。我们在牛津徜徉半日,这里尽是古色古香、雕刻精细的石砖、尖顶的宏伟建筑,还有高耸的教堂、城堡、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画廊等等。马路多还是几百年前的石铺大道,纵横交错。学校旁有广阔的草地,与拥挤的建筑群相映,益增幽雅。

  

 

  校旁的高街和默顿街,商店、咖啡馆、画廊、教堂满布;特尔街、宽街尽是菜市场、花店、服装店、书店及晓冬宁剧院。 最醒目的建筑是在雷德克里夫广场的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乃是一座壮丽的拱顶建筑。到处街上游客、行人络绎不绝。看到一大串几百人的游行队伍,举著标语、大唱大吼而过。一问才知是同性恋的示威。可见牛津风气之开放、自由。

  

 

  令我诧异的是,在牛津校园见到一座建筑上面写著纪念爱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的短文,才知道这位发现哈雷彗星周期性及运行轨迹的天文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而非剑桥。他1705年发表一篇论文,指出1456年、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彗星其实是同一颗彗星;并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7或1758年重返。果真这颗彗星于1758年再现,而这时哈雷已经去世17年了。其后世人命名这颗彗星为哈雷彗星,哈雷对于天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我深深感到这个学府在天时、地利与人和方面均属首屈一指,无怪乎享誉全球!

  

 

  我们到Stratford-upon-Avon去参观莎士比亚的故居。Stratford为一小镇,距牛津约25英里,那条经过巨石阵旁的Avon河蜿蜒地流过这个镇的东南边。这里依坡靠水,又筑了一些人工水渠,颇具乡村田园风味。下了车就见到高街。莎士比亚就在这条街上出生,度过他的童年、青少年,在此与同镇的Anne Hathaway结婚。其后他去伦敦20多年,晚年又回到此镇居住了三年,51岁时去世,归葬于此。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剧作家、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如《罗密欧与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等等传遍全球,其文风至今犹具有深厚的影响。

  

 

  我们参观了莎士比亚的故居,一个两层的木楼,庭院很大,种植了许多鲜花,可见当时莎士比亚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展厅里展示了一些莎士比亚的遗物、事迹,也放映录影片叙述他的生平。接着我们又去他夫人的房舍——Anne Hathaway’s Cottage, 这房子十分雅致,庭院里百花齐放。随后我们沿着几条主街而行,只见挤满了游客。两旁商店、饭馆、酒吧满布。Stratford原本是个巴掌大的荒僻小镇,可谓“寻常巷陌”,只是“人道莎翁曾住”,可就不寻常了。我曾去西安,那里的老百姓对我说:“我们全靠秦始皇吃饭!”想来Stratford的人肯定是靠莎士比亚吃饭。

  

 

  约翰哈佛在他临去世前将一半的财产——750英镑(约值现在的300万美元)及自己私藏的230本书籍捐赠给筹建的学院。他去世后,学院的负责领导们为了感念他促成建校的贡献,遂定名该院为哈佛学院。想来约翰在临终之际,绝不会意料到他这份捐款奠定了这所扬名四海名校的基础,也在近400年中培养了数不尽的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的人才。

  

 

  邱吉尔的墓在牛津的近郊——Bladon,距牛津仅6.5英里,我们在去牛津的路上到那里去参观。邱吉尔生在离此不到一英里远的Blenheim Place。他们家族大部分的人都葬于此,邱吉尔在1965年去世后也归葬这里。他的墓园在一个教堂的院子里,那里还葬了他的父母、妻子与其他家人。他的墓很简单,连个墓碑都没有,只是在石棺顶上刻了些字。据说他临终交代不必立碑竖像,以免鸟站在上面拉屎。邱吉尔是二战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英雄、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文采不凡、著作等身,在他完成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1953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他做过记者、军人,其后从政。在20世纪初他高瞻远见,首先提出改换蒸汽舰艇为烧油舰艇,促进了其后航海与石油两项工业的发展,另外他也嗜好绘画。总体来说,邱吉尔是一个多才多艺、思虑通达、观察敏锐、气势恢宏的人物。

  

 

  邱吉尔没有葬在显赫的西敏寺,而归根于他出生的故里。邱吉尔简易的坟墓及他生前的遗言,使人深深体验到其洒脱、通达、恢宏。曹操提倡“薄葬”,晚年遗嘱曰:“- -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邱吉尔与曹操,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矣。

  

本文标签:精髓(1)        责任编辑:姜小编

本文链接:http://www.chajingqu.com/html/48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